讲好星湾教育故事 同心共建幸福家园系列(三)
追光前行 幸福成长

——成长是最长情的的告白——
陈柚灼,中学语文教师,一级教师,中共党员,曾获区中小学师生主持人大赛一等奖,苏州市教育协会论文二等奖,苏州市素养竞赛三等奖。
“草,在结它的种子。
风,在摇它的叶子。
我俩站着
不说话。”
顾城,用最简单的语言阐明了陪伴的美好。在这个世界没有人是一座孤岛,失去了陪伴,生存便没有意义,成长便也无从谈起。天空陪伴着飞鸟,大海陪伴着航船,星星陪伴着夜空,晚风陪伴着虫鸣,师长陪伴着孩子。
可是,陪伴真就如此吗?
“老师,节日快乐!”
“老师,您又生病了,注意身体呀!”
“老师,这个给您吃!”
“老师,这个我来帮忙!”
“老师,这个我是专业的,我来教大家”
“老师,我想您了。”
......
突然发现,是星湾的孩子们陪伴我、见证我的青春与成长。是啊,飞鸟何尝不是在聆听天空,大海何尝不在向航船倾诉,夜空何尝不是守候着星星,虫鸣何尝不是在慰藉着晚风,而孩子们何尝不是在陪伴着父母与老师?
山哪有什么意义,草木也只是草木,不过是你我陪伴彼此走了一遭,顽石便也有了灵性。
愿如风有信,长与日俱中,生活因陪伴的交融而显得可爱,成长因这长情的告白而温暖坚定。
——追光之人,身披万丈光芒——
罗文香,初中语文教师,一级教师,中共党员,曾获“基础教育精品课”省级优课,苏州市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,校三星教师,校优秀班主任,所带班级多次获校文明班级,多篇论文发表于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《语文教学与研究》《中学语文》等期刊。
鲁迅先生曾说:“教育就是培养大写的人,舒展的人,使人的生命经教育而更加情韵悠长,光明磊落。”之于我,教育更像是一场漫长的旅行,在旅途中,遇见学生,遇见伙伴,遇见自己。
在一个个平凡又琐碎的日子里,教育的幸福是什么模样?是看到学生在随笔里记录:“因为爱着你的课堂,她也想像你一样”;是听到孩子们在背后谈论:“喜欢看你笑,偷偷喊你香香”;是在一个不知名的清晨或黄昏,静静地听他们倾诉内心的憧憬与迷茫。遇见学生,陪伴着彼此的当下时光,在双向奔赴的日子里,享受教育的舒展与情韵悠长。
教育的幸福是遇见一群优秀的星湾伙伴,携手同行,彼此照亮。在语文优质课备赛的日子里,早餐时、电梯中,每一次遇见,谢书记总会给我温暖的鼓励;办公室、批改间,龚校总会特意走到我的身边,询问我备赛进展;赵飞老师精心挑选文本,指明方向;马俊燕老师总是说:你只管专心备课,其他一切有我;金顺芳老师深夜陪伴,精修教案;黄新囡老师的文本解读指导、谷敏老师的课件打磨……还有来自区教研员芦淳老师耐心细致的指导。在星湾校园里,一个人成长的背后总有一群人的托举。遇见伙伴,感受教育人的温暖与赤诚坦荡。
师者如光,微以致远。在星湾,追逐光,成为光,散发光,熹微灯火汇聚滚烫星河。
——庄老师:守望教育 收获幸福——
王丽乡,小学语文教师,中小学一级教师,苏州工业园区小学劳动基本功一等奖。
循循善诱,用耐心化解懵懂的言行;和风细雨,用温暖拂去心灵的尘泥。慈母般的叮咛,朋友似的引领,再调皮的孩子在她手里都能激发前进的动力。她就是星湾学校的资深班主任庄薇老师。
庄老师热爱从事的教育事业,爱岗敬业,为人师表。她带领着孩子们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,让孩子们的心灵在活动中不断丰盈和成长。她用一份育人理想,用一种育人情怀,撑起孩子飞翔的童年,沉淀班主任道路的朴素追求。
在班级日常管理中,庄老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,努力构筑有特色的”宝贝树”中队班级文化,孩子们不断追求进步,携手共长。诚如班歌里唱的:“当你的手拉着我的手,团结的力量彼此感受。有方向、有决心、有节奏,一起牵着手,向前走!”
庄老师常说,一个人一生最幸运的莫过于有一个优秀的启蒙教师。班主任要当好一个启蒙者,为刚起步的孩子营造适合他们的学习环境。班主任工作虽然平凡而琐碎,但却是守护童心的第一道屏障。作为一名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班主任老师,就要快乐着他们的快乐,烦恼着他们的烦恼,努力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。
庄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引领着我,在班主任的道路上坚守教育初心,呵护孩子成长,过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。(作者:小学语文 王丽乡)
——师者如光,微以致远,做有温度的引路人——
周舒,初中数学教师,一级教师,曾获区评优课(教龄四年内)一等奖,开设区级公开课多节,多篇论文获市级奖项。
新学期,我的办公桌上悄然放着一封信,怀着好奇与期待展开,一行行娟秀的字迹映入我的眼帘,哦我认得这个字,是我教过的学生——小兮。她在信里写道:“亲爱的周老师,我很想你......”
我脑海里浮现出她的样子,皮肤白皙,眼神明亮,笑起来两个深深的酒窝稚气又可爱。七年级的时候,她的成绩不太拔尖,话也比较少,是班里的小透明。慢慢地,我发现她在数学上其实挺有灵气的,一些难题也能迎刃而解,带给我惊喜。我心想:莫非这小姑娘是一颗沧海遗珠?后来和她的妈妈聊起,才知道小兮其实很喜欢理科,也一直在钻研着,于是思维上慢慢有了起色。我想,小兮值得被看见,不该在角落里蒙尘。于是,我找机会对她说:“小兮呀,周老师感觉你的能力不止于此,你觉得呢?”小兮脸上泛起红晕,眼里闪过惊喜。后来,我总时不时的表露出对她的期待,她也在一次次地用进步回应着我。终于,在八年级的一次考试中,小兮一鸣惊人,考进了班级前5名。我在班会课上,给小兮颁发了“进步之星”的奖状,对全班同学说,小兮是我们班的后起之秀呀!她终于站在了讲台上,接受全班同学的祝贺与掌声。自此之后,小兮开朗了很多,课上回答问题的声音愈发响亮,越来越多的老师赞许道:“小兮这孩子,真挺有灵气的!”......
信的最后,小兮说:“周老师,虽然我们不在一块儿了,希望我们都能在各自的天地里闪闪发光!”读罢,幸福感蔓延,师者如光,微以致远,愿我们都能成为擦星星的人。
——幸福教育里的“化学反应”——

高佳玉,初中化学教师,一级教师,中共党员,在省基础教育论文评比,市教师专业素养竞赛、实验创新比赛,区基本功、优质课比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。指导学生在省金钥匙竞赛中斩获佳绩。
在星湾,做幸福的教师,是目标;幸福地做教师,是践行;尝到教师的幸福,便是成功。
用情了解,做学生学习的“催化剂”
很多学生一提起化学,感受到的是无穷无尽的方程式。为了提升孩子们的学习热情,我会鼓励孩子们进行家庭小实验,制作紫甘蓝汁检验家中常见物质的酸碱性,加深对知识的理解;会和孩子们聊苏州博物馆馆藏清代瓷盘、西周铜鼎,体会材料的多样性,感受中华文化魅力。我想让原本抽象、繁杂的化学知识变的鲜活起来,让孩子们看到化学不只有背不完的方程式,也有诗与远方。
用心研究,做学生高分的“助推剂”
苏霍姆林斯基说,为了在学生眼前点燃一个知识的火花,教师本身就要吸取一个光的海洋。逐一研究真题、分类精选考题、深研教材信息,精心备课,引导学生思考,把知识讲清、讲透。把复杂留给自己,把简单留给学生。我想成为学生中考路上的助推剂,带领他们乐学善学,走向美好未来。
用爱呵护,做学生情绪的“稳定剂”
课堂既是教育的主阵地,又是师生情感相随、共同成长的地方。面对中考的学业压力,孩子们或多或少会出现情绪的波动。我在演示酸碱中和实验时,会让同学们感受它的奇妙之处:不知道颜色何时才会恰好褪去。就像这学习,此刻的知识体系像已经滴入很多酸的锥形瓶,虽然还没有达成蜕变,但已蕴含巨大的转变因素。黎明就在前方,你需要最后一滴的突变!此时,同学们躁动不安的心稳定了下来。后来有同学写到:“希望我每一点的努力,都能化为一滴不断累积的酸溶液,用心积累,提高效率,使每一滴溶液都发挥大用处。”
化学的奇妙在于生成新的物质,而教育的神奇则在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。不管是催化剂,助推剂,还是稳定剂,都是为了和我爱的同学们发生最绚烂的化学反应,释放无穷的能量,让三尺讲台,奔涌出无限底气!
—— 一件幸福的事 ——
王涛,初中体育教师,曾多次荣获“优秀班主任”、“优秀副班主任”;主持省教科院课题一项(已结题)、区“十四五”规划课题一项(已立项),发表论文8篇,另有论文获各类各级奖项20余次。
回想初到星湾,第一次走上操场大草坪的时候,内心紧张不安,又稍许有些期待,不知该如何开启我人生的“第一课”——如何面对一整个班级的同学?如何上完、甚至上好一节课?如何把我会的知识、技能教给学生?这些问题曾经并没有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机会,因此必然是格外珍惜、谨慎的!
幸得学校“青蓝工程”计划,我的师傅李想老师和易建军老师带着我慢慢走上“教育生活”的正轨,在逐渐驾驭课堂的基础上,有能力进行校队的竞训工作以及体育科研的探索。
我常引用《围城》中“里面的人想出来,外面的人想进去”这句话来告诫学生要珍惜当下你所拥有的教育资源,这是一件幸福的事。加以思索,认为于我而言,“教育生活”是平平淡淡的过程,“幸福完整”是美满温馨的追求。
直到三年前走上班主任这条德育道路,我的职业发展算是完成了“专业-德育-科研-竞训”的闭环,然而这个“环”的深度和厚度,还需要时间去历练和沉淀。回想起来,在刚踏上教育道路就遇见优秀的体育组和班主任团队,这就是一件幸福的事。
——做一名优秀的“追光者” ——
单萌萌,中学音乐教师,二级教师,江苏省五星工程奖金奖,区三话比赛优秀指导教师,区评优课二等奖,区教师课堂评比二等奖,区师生主持人比赛一等奖。
追光者,这是我在无数个工作日的夜晚里,耳边长伴的一首歌,当熟悉的旋律在失眠的夜里响起时,想起一路走来,收获满满的这几年。
追光之“蜕变”
短短几年的工作时光,把我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学生,历练成一位自信满满的中学教师,我就像一名“追光者”,带着属于我的“微光们”,在人生的旅途中,边拥有,边失去着。从学生变为老师,这大概是人生最中快的一次成长,身份的转变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、什么是幸福感。
追光之“成长”
2022年初任班主任,我有些紧张,不知所措。在我的身边有这样一位老师,她也是我们班的语文老师兼德育——张寅玲老师,大家都亲切的喊她“玲姐”。玲姐是一个我遇到任何事情都会安心依赖的人。她的脸庞上总是挂着和煦的笑容,总是给人一种很亲切的感觉,她的眼神中透露出的是深沉的智慧和无尽的耐心。不论是在课堂还是课后,她都是那个我们最愿意倾诉心声的人。每当遇到任何问题或困惑时,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去找她,因为她的回答总是那么令人安心:“放心,我在。”让我在一次次困惑中找到答案,在迷茫中找到方向。
追光之“未来”
鲁迅先生曾说过:“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,只向上走,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,能做事的做事、能发声的发声,有一分热,发一分光,就像萤火一般,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,不必等候炬火。”因为我是中国青年,更是中国教师,所以我要做一名渺小的“发光者”,带着所有的“微光们”,去追寻更灿烂的光芒!只愿握紧手中的平凡,做一名优秀的“追光者”!
一审一校:任晶晶
二审二校:黄利娜
三审三校:谢剑雄


账号+密码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