铭记历史 奋力前行
各位同学、各位老师,大家早上好!
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《铭记历史 奋力前行》。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,既让我们看到中华民族的腾飞,也在提醒我们不能忘记她曾经遭受的屈辱。后天就是9月18日,一个令中华民族倍感屈辱、痛彻心扉的国耻日。让我们铺开历史画卷,把时间定格在88年前的这一天:1931年9月18日,深夜,东北军的士兵们被一声爆炸声惊醒,日本关东军轰炸了沈阳柳条湖附近的一段铁轨,并诬告是中国军队所为,以此为借口,轰炸东北军驻地北大营,占领沈阳城,半年后,东北三省全部沦陷。这 就是日本蓄意制造的震惊中外的“九一八事变”,也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。
国耻——痛彻心扉,抗争——同仇敌忾。面对侵略者的枪炮,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,沉淀在民族文化深处的力量爆发出来了:中国人,人不分老少,地不分南北,第一次进行了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。这一战,就是14年!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,中华民族付出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代价:用3500万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一个大国的尊严,铺就了民族复兴之路。在这场惨烈而悲壮的战争中,无数先烈以血肉之躯,抵抗凶暴异常的敌人,虽然牺牲者无数,但仍前仆后继。这是一种什么精神?这是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伟大精神!正是有了这种精神,1945年我们最终取得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。
一段岁月,波澜壮阔,刻骨铭心!一种精神,穿越历史,辉映未来!
88年过去了,岁月的落英早已覆盖战争的遗迹,发展的潮流也一点点清洗着历史的伤痛。但如果在车水马龙、霓虹闪闪中忘记历史,则意味着割裂传统、割裂文明。只有保持记忆,铭记历史,历史这个“前事”才能真正成为“后事之师”。 正所谓史路迢迢,多有一鉴:兢兢以强,迤迤乃亡;盛世不殆,奋发图强。
然而,真正的爱国不是单纯的耻辱记忆,也不是简单的纪念仪式,更不是偏激的仇恨,而是要居安思危,把浓浓的爱国热情融入到建设国家、发展经济、强盛民族的实际行动中去。因为只有经济不断发展、国力不断增强,国家的安全才能得以持久的保障,才能避免"九一八"那样的历史重演。
梁启超在《少年中国说》中写道:故今日之责任,不在他人,而全在我少年。习近平总书记也说过:“青年是国家的希望,民族的未来。”
所以,今天我们纪念这段历史,既是为了纪念那些用生命换取民族生存的先烈们,更是为了号召我们青少年,继承先烈们敢于担负天下之责任的勇气,时刻不忘正直向上、热于求知的新时代之风。
最后,愿我们少年期的星湾学子铭记历史,胸怀天下,凝聚正能量,做最好自己,在与祖国共奋进中,书写最动人的青春故事!
谢谢大家!
账号+密码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